青年之声|「海经新事件」海口经济学院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校内外广告 - Discuz! Board - Powered by Discuz!
查看: 6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年之声|「海经新事件」海口经济学院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4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17:0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结成绩 勇攀高峰
为全面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再立新功
                    ——学院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院长  陈 啸
2017年6月30日


老师们、同志们:
本学期是学院转型发展的开端之期,一学期来,全校上下紧紧围绕董事长春季讲话精神,聚焦4大改革领域、强力推进9项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展开,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进程不断加速。成绩可圈可点,催人奋进。在此,我受曹成杰董事长委托,首先代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向为学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教职员工表示衷心地感谢,并向刚刚获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地祝贺!
根据学校惯例,我们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梳理与总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鼓舞士气。同时,也有利于查找不足再奋进,总结经验再攀登。
下面我从“全面启动三大建设、全面深化三大改革、全面加强三大教育”等九个方面对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
一、全面启动海南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转型发展、建设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成创业型大学是学校的既定目标与发展方向。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开启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海经行动。开学之初,学校出台并下发了《学院建设海南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方案》,教务处根据《实施方案》向各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下发了《学院建设海南省示范应用型高校任务分解表》,进一步细化了各项建设任务和责任单位,列出了重要建设项目的建设时间表。目前,一个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模块化课程改革为抓手,以专业集群建设为目标的“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行动已经扎实展开,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基石已初步确立。
二是努力学习借鉴,理清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方向路径。今年4月,由校领导带领各建设单位负责人分赴合肥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树人大学、广东白云学院等国内知名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调研,广泛借鉴国内外应用型高校在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实训条件建设、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等方面办学经验。考察学习结束后,学校组织了学习大讨论,通过分享经验与交流心得,各二级单位和部门进一步理清了转型发展的思路,明确并全面启动了下一阶段的建设工作目标与任务。
三是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实践创新服务转型发展。教务处组织开展了本年度的省级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工作,共有5个应用型特色的教研教改项目获得省教育厅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个、一般项目4个,获得项目研究经费22万元(含配套);学校本学期还专门投入校级教研教改项目经费25万元,立项支持50余项围绕我校建设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研教改项目。
四是产学研用一体,逐步打造产教合作育人新体系。学校建设的4个新型产业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效果初现。比如:在第五届海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雅和人居工程学院学生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4名,总得分排名全省第一,获得唯一代表海南省参加全国总决赛的资格;中广天择传媒学院学生参加央视等主流媒体的节目制作,实习实践平台进一步拓展;南海音乐学院成功举办“第55届意大利威尔第之声国际声乐大赛(中国赛区)”的预决赛和系列“大师班”,为学生专业素质提升搭建了高水平的学习和参与平台;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海南省总决赛中,共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获得一等奖的代表队拿到晋级国家总决赛的“入场券”。
二、全面启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授权点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持续增加投入,改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不断夯实申硕的建设基础。
一是努力打造特色学科,建设优势资源平台,强力推进科研团队建设。学院以“申硕”为目标,坚持学科建设对接海南省12个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定位,抓住海南建设全域旅游试点省、服务贸易创新试点省、健康旅游示范区的发展机遇,全面启动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通过对全院学科分布的梳理和调整,在多年发展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以“省级B类重点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省级C类重点建设学科”——“设计学”,以及“校级重点学科”——“体育学”三个专业硕士建设点学科为引领的学科体系。根据学院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启动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工作,目前共有14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通过审批设立。
二是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完善内部激励制度,不断改善学院科研环境。学校与海南大学的校校合作取得重要进展,海大对口帮扶我校专业硕士授权点的申报,在科研团队建设、导师互聘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完成了《学院科研资助与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修订工作。上半年,全院共组织申报各类校外课题128项,立项70项。其中,熊坚老师申报的《“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龙狮文化传播及产业化发展研究》,获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一般项目立项,是我院重点学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突破;雅和人居工程学院与海南省重点工程铺前大桥施工单位宁波易通建设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超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省科技厅批准立项,财政资助科研经费50万元,合作企业投入科研经费50万元,仅此一项科研项目就获得校外经费资助100万元,刷新了我院单项科研课题校外资助经费的新纪录。
三是对接产业服务地方,凝练方向整合力量,硕士点建设取得阶段成果。学校顺利通过海南省新增硕士立项建设授予单位(点)评审,成功获批省硕士立项建设单位,申报的隶属于经济贸易学院的国际商务硕士、艺术设计学院的艺术硕士、拳星时代体育学院的体育硕士等三个硕士点也顺利通过评审,成为我校第一批立项建设的专业硕士点。
三、全面启动校园三期项目和实训场馆建设
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硬件水平,全力助推学校转型发展。
一是新增校园基建项目,完善办学硬件设施。本学期,学校如期开工建设的项目有创新创业大厦、实验实训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约合10.5万平米;1.2万平米的传媒大楼项目工程已完成过半,0.4万平米的琴房已完成桩基工程,作为学校发展配套的附属外国语学校项目也已完成规划设计和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现正在进行打桩作业。下半年即将开工建设的教师公寓楼、南洋风情街、电影大楼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新增实践教学场馆,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学校新立项改建扩建艺术设计中心(非遗手工坊、雕塑室等)5个实习实训室进展顺利。同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建设不断加强,上半年新增校级实践教学基地和学生实习基地共计26个。其中:旅游与民航管理学院培育打造的示范性产学研合作育人平台——文昌旅游控股投资集团产学研合作项目已经进行实质性运行;艺术设计学院联合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实施的“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项目,得到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评价,并促成了全省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推进会在我校的成功召开。
四、全面深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度建设及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学校大力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一是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工作量计算方式。学校较大幅度修订目标责任书,充分体现其内涵的科学性、实效性与示范性,更加强调全员参与,真正实现“人人肩上有重担,个个身上有指标”的目标管理思想,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出台《调整专任教师教学额定工作任务的相关规定》,减少了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了以往单一只计算课堂授课为额定工作量的模式。教师工作量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科学,较大程度地减少了教师单位时间内的授课工作强度与压力。
二是获批副高职称评审权和实施破格高聘有突出贡献教师制度。这是教职工职称晋升与评聘的极大利好。目前,学校人事部门正在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协调沟通,拟定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和符合应用型特征的副高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努力实现学校师资水平整体提升与青年教师个体迅速成长的双赢局面。同时,对在教学、科研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实施低职高聘,营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导向,全面激发全体教职工在科研、教学中的活力和积极性。
三是大幅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薪酬水平与福利待遇。学校从4月份开始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奖励津贴制度。全校500多名教师享受此项奖励政策,平均每人每月增加500元,最高的达700元/月。首次实施骨干教师“休假疗养”制,暑假中将安排一批骨干教师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休假疗养,以此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另有一批党务干部将组织到井冈山-韶山-张家界考察,这已是该团队的第三期公务考察。
五、全面深化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学校创新创业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创新创业实践蔚然成风,创新创业成果遍地开花。
一是“大创项目”申报出现“冲刺式”赶超现象。截止5月31日,我校向教育厅报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达230个,占在校生总数的1%,远超0.3%的规定指标,位列全省高校第一。获准参评国家级立项项目20个,省级立项项目40个,是历年来的总和。其中:智能远程监护系统、海南高校农村精准扶贫联盟、排毒通便器、手动脱水机、‘互联网+’环境下的城市货运的‘公交化’、文昌繁星计划天文社区等项目精准对接海南十二大重点产业,其政策敏锐度、科技含量、实用程度等都大幅提高。
二是“互联网+”项目申报出现“井喷式”海经现象。截止6月13日,我校“互联网+”项目征集高达709个,比全省高校2016年度项目总和530个还多出179个,参与学生数多达2886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12%,高出教育厅规定额度6倍多。值得一提的是,组织参加第三届“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海口赛区)”比赛,在有国内外33所著名高校166支队伍同平台竞争的情况下,我校初选入选项目22项,9项入围50强,最终获得总决赛三等奖1项。另有诸多项目受邀参加了“海创会”、“文创会”等相关创新创业展示会。项目征集工作受到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两次钦点我校在全省相关培训会上作典型发言,7月上旬《海南日报》将专刊报道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经验。
三是创新创业示范校建设出现“盘龙式”叠加现象。继去年学校获得教育部“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示范校50强”之后,今年3月,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又获评共青团中央“首批29家示范园”荣誉称号。该示范园全国仅18个高校入选,我校又是海南唯一入选的高校。(另有11家企业入选)紧跟其后,今年5月,海南省教育厅正式发文确立我校为省级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建设周期3年,将获得省财政每年30-35万的经费支持。
六、全面深化社会培训基地建设及继续教育改革
学校继续教育学院采取多层次、多渠道联合办学形式,求实创新,呈现出学历教育和培训工作齐头并进,各具特色的喜人态势。
一是创新思路,质量为先,学历继续教育取得新突破。面对全国学历继续教育生源逐年下滑的严峻形势,继续教育学院积极寻求合作办学新思路和新方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拓生源市场。坚持全员招生、全年招生、资源招生、合力招生、规模招生、规范招生、激励招生等招生新举措,扭转了校本部五年来由于专科在校生不断减少造成的自考生源逐年下降的局面,实现不降反增。上半年,校本部自考助学班共招收新生1223人,较去年增加28%。
二是加强建设,自成一体,“吃住学” 一条龙培训体系基本形成。继续教育学院出台系列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加大资金投入,对包括南苑和东苑接待中心等培训场所进行扩容、改造与升级,规范过程管理、注重培训效果、加强品牌建设。上半年,共开展各类培训30多期,培训学员3746人。其中完成民政部、海南省国税系统等24个干部培训班,培训学员1616人;完成9个大类2130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辅导班等。特别是成功举办了民政部2017年第一期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秘书长培训班,这是民政部2017年社会组织培训的第一个班,也是民政部首批全国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基地授牌以来第一次将培训班放在基地开展。同时,学院申报的《“阳光梦”贫困残疾学生助学试点项目》入选民政部2017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立项,这是学院首次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立项。
三是积极开拓,强化责任,落实“一专三证”职业技能鉴定。依据《学院关于学生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的实施意见》要求,学校在学生中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及考试。在职业技能鉴定工种大幅缩减的情况下,学院积极走出校门,主动对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经过积极争取,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总工会同意学院在“海南省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与考证项目,这也是省内唯一入选的民办高校。上半年,学院共完成1422人次的职业技能鉴定报考和考试工作,保证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可持续发展。
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校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克服学校党建工作短板和难题,为学校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实政治保证。
一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成为全省标杆。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与效果结合起来,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起来,把原有的软性评价变为硬性考核。董事长、党委书记曹成杰在5月召开的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软指硬化”,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发言,受到省委和与会代表的关注与肯定。在海南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部署会上,省委副书记李军同志对我校成立学生“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学习研究会”,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是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党委召开了2017年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我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等本年度党建重点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和要求。举办了2017年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培训班。党委副书记雷光英带队,对各党总支、直属支部落实贯彻会议精神,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及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工程情况进行了调研和督查,有针对性的查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明确了工作要求,切实把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抓紧、抓牢、抓好,实现了党的组织建设全覆盖、党的组织活动入常态。
八、全面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及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
学校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
一是确定了“三个倾斜”的教师发展战略方针。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学校将陆续投入1000万元引进人才,下大力气解决高层次教师匮乏的问题。学校政策实施三个倾斜: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建设需要的博士人才倾斜,向近三年新办专业所需要的高层次学科专业带头人倾斜,向行业、企业、社会的业界大师(精英)倾斜。同时,已着手制定出台系列人才引进政策,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及时掌握优秀人才引进动态,增强人才储备,聚焦学科建设,聚力学科发展。
二是确定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学校上半年已着手完成“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印发了《关于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关于组织专业课教师到行(企)业实践工作方案》等文件,提出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等。同时,制定了“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管理办法,设定了认定条件、认定程序和管理办法等,为全面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
九、全面加强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及校园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学风建设取得新进展。学校制定出台学生学业警示制度、核心课程教考分离制度、一专三证(两项目)制度以及以“就业率、精品课程建设率、核心课程通过率、学生违纪率、教师队伍建设达标率等12个项目为主要指标的教学质量监控考核办法;组织全面修订《学生手册》,拟定《学院学生分类指导手册》;在学生干部和共青团员中开展“加强学风建设,学生骨干六带头”教育活动;坚持开展“月读书会”活动;通过校园网、海经青年微信公众平台、广播站等媒体平台及时报道、推送学风建设专题稿件和主题材料;各二级学院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学风建设实施办法、督查细则和学风典型评比办法等,众人拾柴,合力划桨,全方位、全要素齐抓共管学风建设,收到一定成效。
二是团学工作取得新业绩。在海南省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申报91项, 11个项目入围省级决赛,荣获省级一等奖2项(推荐参加全国比赛)、三等奖9项的历史最佳成绩。志愿服务常态项目建设有新突破,上半年分别与海口市云龙镇、海南省血液中心、海南省残联等部门共建了镇级、省级志愿服务基地,受到各界媒体关注;校团委确定了28个校级实践队、220多名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学期,旅航学院2014级交通运输1班团支部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王忠平获评“2017年度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尹筱钰获评“2016年度海南省高校优秀辅导员”。
三是校园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校园安全、净化、美化实现常态化管理。保卫部门完成校园监控工程的规划与施工;根据校园电瓶游览车的运营规律和特点,加强对电瓶游览车司机的培训服务,强化了运营管理力度;对校内商户占道经营、校外人员进校私设摊点、校园外卖等无序行为进行了有效清理;后勤部门结合双创要求,加大了校园卫生环境的监管与整治,同时,完成了建设工地苗木的移植与保护,全力配合学校基建工程的建设。
在学校其他各项工作中,各单位和部门均尽职尽责,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比如:办公室全力做好办文办会与接待工作,积极推进信息建设进程和各二级单位子网站建设,OA办公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已全面上线测试运行,无纸化办公的便捷、高效已初显;图书馆围绕学院转型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学生同期入馆率大幅提升;国际合作交流处大力拓展思路,与境外多所高校签署专升本、本科及本硕连读的合作备忘录,选派一批同学赴美带薪实习、赴台交换学习、赴新西兰学历提升等;创业管理处积极出台《初创企业管理制度》,对创业经营实体进行有效监管与积极帮扶;招生就业工作迎难而上,新成立的4个联合办学新型学院的招生工作已火力全开;教育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医务室为附属医院,规范校内经营项目管理,提升了中心经济效益……
    由于时间关系,总结挂一漏万。总之,一学期来,大家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主动作为,为学校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所存在的不足。比如:学风建设远未达到建设目标;科研项目与成果总体尚处于相对低质状态;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尚待大幅提高;硕士建设单位(点)的建设刚刚起步;学院信息化管理程度亟待大力提升;模块化课程建设仍需强力推进;教职工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转变等等。这些实质性问题与关键性环节,均需我们一一去解决、全力去攻克。
    老师们、同志们:学院转型发展号角已吹响,开弓没有回头箭。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前进征途上必定是荆棘密布、筚路蓝缕,但只要全体教职员工坚定信念、同心同德,我们就一定能攻坚克难,取得胜利。衷心希望大家站位学院发展大局,主动适应,积极作为,为全面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再立新功!
最后,祝愿大家:假期愉快、生活幸福;平安休假,顺利返程!
转载自海口经济学院官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